【猎云网(微信:ilieyun)】2月3日报道
近日,中金研究部宏观、策略以及各行业一起召开电话会分析疫情的影响,从消费、医药、TMT、电子、金融、房地产、交运、汽车、电力新能源等多行业全面解读疫情下的市场讯息。
在消费行业中,各公司受到此次疫情影响不同,餐饮、酒店、旅游、非必需品零售类企业短期业绩受损较明显,超市等必需消费品零售商、电商占比大的企业体现出相对的防御性。中金预计在风雨中迎难而上,这些龙头公司的中长期价值更加显现,股价回调是新的加仓布局机会。
医药行业会在短期内获得超额的收益,中金表示,长期看来,如果医药板块随大盘一起下挫,便将迎来长期布局头部企业的好时机,整体说来,疫情的短期冲击不会影响医药行业长期发展逻辑,短期的调整是布局优质公司的好时机。
在传统互联网行业中,餐饮、外卖、电商、人员招聘、广告将受到短期反弹,在线教育、去库存、非餐类外卖和前置仓将迎来短期利好,手游和在线视频则是疫情期财务数据利好行业。
科技硬件行业中,因为手机厂商、手机代工企业主要产能不在湖北所以没有较大影响,但是需要关注如果疫情扩散的负面影响。需求端的不确定性非常大,预计5G的销售会放缓,进而影响面板和存储器的价格。对于供给侧来讲,供给侧生产会影响到供给侧半导体和面板的生产进度。
电信板块中的运营商和电信服务板块受疫情影响较小,计算机和软件板块则主要关注医疗信息化、远程办公和城市的网络管理。
以下为报告全文及电话会议纪要:
第一部分:消费及医药行业
一、综述
1、根据疫情影响情况,将消费子行业分为三类:
受损敏感型行业:包括餐饮、酒店、旅游、免税、百货、家电零售。这些行业直接接触消费者,人工、租金等固定成本占比高。1个月重度影响(1/20-2/20),拖累全年利润15%-20%。金银珠宝、奢侈品、贵重耐用消费品等可选类别受到冲击更明显。
相对防御型行业:包括超市等必选消费品零售商、电商占比高的企业、海外产能较高的代工企业、与“宅”经济相关的产业。1个月重度影响,全年利润影响为中低单位数左右。
后周期行业:包括家电、家居、美妆、品牌服装、文具。因春节出货量较小、经销商分担一定损失,受影响弱于受损敏感型行业,重点看消费恢复和库存消化情况。1个月重度影响,预计拖累全年利润10%。
以上测算没有考虑补贴、税费和租金减免。因此实际表现可能会好于预期。
2、2021年业绩大幅下调风险不大。SARS经验表明,疫情消退后,各品类增速将在几个月内得以恢复。
3、疫情可能会影响短期开店速度,但用7个季度的加速发展可弥补1个季度的开店不足,并且1季度本身不是开店旺季。
二、医药
1、疫情看法:对疫情可控有信心:今天疑似病例下滑,确诊病例仍加速上升,但并不可怕,是医疗资源提升之后的必然现象。1月23日开始整体限制交通,按两周潜伏期计算,预计确诊病例在下周见顶。
致死率并不高:湖北/武汉相对较高是医疗资源瓶颈所致。
投资情绪:目前处于底部,随着数据好转,信心会逐步增强。
2、医药影响
正面影响:
短期:医疗物资需求提升,医疗企业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生产。
长期:医疗体系改革的深入,医疗体系的服务效率提升。
更长期:临床效率的提升,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基础科学对医药行业有长远的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医疗资源被大幅挤占:发热门诊成为重中之重,其他常规的医疗服务、手术、骨科器械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占,短期内对相关企业有一定影响,但随着管控的缓解会迅速恢复,因为这些都是刚性需求。
3、短期行情:
医药行业短期内会有一个超额的收益,类比SARS时期。
主题性投资机会:中成药(以岭药业、华润三九)、医疗器械(迈瑞医疗)、疫苗(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医药商业(阿里健康、九州通)。
4、长期行情:
如果医药板块随大盘一起下挫的话是长期布局头部企业的好时机,关注CDM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
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在短期会有冲击,但这些服务是刚需服务。随着管控的减弱,如果医疗服务下跌,那么是一个很好的布局时机。
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关注恒瑞医药、迈瑞医疗、中国生物制药、乐普医疗、威高股份。
5、中成药投资机会
华润三九:感冒系列重点受益,占比公司收入20%-25%
以岭药业:莲花清瘟系列重点受益,占比公司收入25%-30%。公司目前牺牲了其他主打产品,全部用来生产莲花清瘟,但依然供不应求。但公司一季度的盈利预测仍无法给出,因为1)疫情的不确定性导致2-3月份受益品种的产能释放的不确定性;2)产能切换导致公司整体盈利结构变化。
板蓝根系列:白云山、香雪制药
抗病毒系列:香雪制药
蒲地蓝系列:济川药业、云南白药
藿香正气系列:太极集团、中新药业
安宫牛黄系列:同仁堂、广誉远
中药注射剂系列:红日药业、华润三九
双黄连系列:太龙药业、哈药股份
其他受益标的:仁和药业、葵花药业
6、流通与零售投资机会
流通板块:主流商业公司均受益。值得一提的是九州通,原因有1)公司是药店终端配送的最大流通商,有明显的配送优势;2)公司代理热销品种,且代理业务毛利高。
零售板块:主流药店公司均受益,值得一提的是港股的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和美股的壹药网。由于疫情限制出行,所以O2O和B2C的新零售模式得到明显增长。同时这三家公司也推出了线上问诊业务,问诊量明显增长,互联网医疗的消费者心智得到有效培育。
零售板块虽然受益于此次疫情,但增长会受到客观上的限制:1)工业企业产能限制,工业企业到B端的运力匮乏,医疗物资断销,补货难;2)线上O2O平台如美团、饿了么因为药店物资断销,订单量会受到影响;3)天猫医药馆、京东大药房、平安好医生、壹药网等主流互联网公司的B2C业务2C端的运力不足,影响订单量。
三、受损敏感型行业
1、餐饮、酒店、免税
受疫情影响最大,疫情影响1个月,海底捞、百胜中国、华住酒店、中国国旅全年收入下调中高个位数,全年利润下调15%-21%。
收入影响大:服务类企业,需要消费者直接接触,很少能通过电商和海外等渠道弥补。一季度免税和餐饮是旺季、酒店是淡季,所以免税和餐饮受到的影响比酒店更大。
利润影响大:租金、人工、折旧等固定成本占收入比重高。餐饮企业为40%,华住为50%。
如何看待:疫情为短期影响,不会改变长期趋势。餐饮反弹最迅速,出境游稍慢
投资建议:后续如果颁布补助和减免政策,则影响程度会小于测算。疫情也不会改变中长期的成长逻辑,2021年业绩大幅下调风险不大。关注餐饮、酒店、免税龙头的低点布局机会。
2、旅游
不看好旅游行业:全国景区暂停营业,下调公司盈利预测10%-30%不等
回顾SARS:疫情为一次性影响,旅游公司营收下滑明显
固定成本占营收比重高:主要体现在折旧摊销和人员工资,营收大幅度下滑可能导致单季度亏损。
借鉴港股最近的交易情况:市场会考虑旅游公司的长期价值;此外旅游行业之前两年的表现不佳,下跌空间不大。
3、服装零售
疫情来临时零售端首先承压。
收入端:客流减少,销售量下滑,出现存货积压时会打折促销,进而影响毛利。
利润端:经营开支占毛利的70%-80%,固定成本高。
4、百货家电零售
百货板块:建议回避。收入端:客流减少,预计春节期间收入下20%-30%;利润端:租金、人工成本相对刚性,短期可能出现亏损。
家电:苏宁线上占比较高,影响较小。以疫情影响1个月做情景假设,苏宁全年收入影响中个位数,利润影响双位数。目前估值处于底部,资产价值较多。同时线上业务快速增长,在北京苏鲜生业务,线上的蔬菜水果的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200%。苏宁向下调整幅度不大。
四、相对防御型行业
1、食品饮料和必选消费
食品饮料多数子行业刚需属性明显,预计所受负面影响偏短期,幅度有限。从中期看消费升级、渠道下沉等逻辑将持续,疫情有望促进行业整合,带动龙头品牌市占率继续提升。
近几年食品饮料行业个股表现不错,估值攀升,疫情提供了股价回调的机会。
目前,相关企业未因疫情下调全年的增长目标。多数企业已在春节前完成备货、铺货和回款,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春节期间超市、餐饮门店等客流量减少而带来的终端的动销减弱以及春节以后延迟开工对原材料、物流运输以及工厂开工率等环节的影响。
对一季度的判断:春节时间较早对1Q20的销售同比增速带来压力,叠加疫情因素,主要影响节后2-3月的销售,部分品类会经历去终端库存过程。二季度会受滞后性影响。
三类企业受负面影响:与餐饮产业链密切相关且属性偏可选的、连锁门店、湖北销售占比较大。
健康类、基础的大众品有望受益或所受影响有限。
白酒:发货和回款已经在节前完成,对一季度影响相对有限。影响主要体现在春节的开瓶率以及节后的动销和节后的补货。春节的开瓶率损失在50%以上,对业绩的影响会反应在二季度和三季度上,约占全年10%-15%左右的销售量、高端宴请所受影响小,中高端影响大于高端,大众酒影响可控。如果疫情可控,预计渠道和终端库存消化在1-2个季度完成。
啤酒:1季度为消费淡季,同时湖北也不是销售重地,疫情影响较小。
大众品:健康类食品、食醋短期有望受益;乳制品影响可控;调味品与餐饮渠道关联度较高,在外就餐减少会带来餐饮渠道的减弱,但部分需求由在家做饭代替,中式调味品受益于在家做饭,受益明显;速冻食品表现亮眼:方便面渠道库存有明显下降。
连锁类企业受损:瑞幸咖啡受延期复工影响。受湖北影响较大的企业:周黑鸭、绝味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超市:超市具有一定的相对防御性,影响较小。超市以售卖必需消费品为主,受储备需求增加影响,在春节期间收入增长。
此次疫情将催化配送到家业务快速发展:春节后随着快递人员到岗,预计配送到家业务将快速上量。美团买菜在北京地区的日均订单量是节前的2-3倍,京东生鲜配送到家的业务相对节前环比增长370%。
看好到家业务快速增长的高鑫零售和永辉超市。
3、服装电商和服装代工
服装电商:主要标的为南极电商,公司主营轻资产品牌授权,以线上为主,收入主要来自于第四季度,春节期间快递停运也造成春节消费占比较低,预计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小。
对于上游的纺纸制造企业,疫情的直接影响是造成企业推迟开工,但上游制造商经营费用率低,而销售成本中的人工开支与开工时间相挂钩,因此疫情影响有限。
五、后周期性行业
1、家电:家电作为耐用消费品,消费者在疫情期间会推迟消费,因此短期会受影响,长期影响不大。
借鉴SARS时期的经验:推迟消费的特点明显,龙头公司抗周期性很强。
预计一季度零售市场下滑,但对家电影响较小,因为春节前后是家电零售是淡季,特别是安装类产品。
借鉴香港市场:个股下跌2%-9%,进一步下跌空间不大。
情景分析:影响1个月:龙头营收下调2%-4%,净利润下调4%-9%;影响2个月:营收下调5%-8%净利润下调10%-20%。
小家电由于适合在线上销售,下滑幅度会小于大家电。
龙头抗周期性更强,这是家电行业最明显和最稳定的特征
美妆、轻工和文具
美妆:影响短期情绪,但需求影响不大,不改变中长期持续向好的趋势。
化妆品是大众日常用品,有消费粘性和消费升级的特点,预计短期影响程度3%-5%。预计口红、彩妆等品类受影响较大,面膜、日用护肤品等个护品类受影响较少。
SARS期间数据追溯:美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幅度较小,在疫情过后会快速恢复。
投资建议:影响投资者情绪,短期可能存在回调风险,消费粘性和消费升级非常明显,中长期需求不变,建议重点关注国货美妆龙头和线上代运营商。
3、家居影响较小:与家电类似,一季度也是家居的淡季,销售约占全年收入的
15%-20%,影响较小。家居促销在315前后。
对湖北有工厂的家居企业会有一定的影响
4、品牌服装
经销业务:一季度产品在年前就完成出货,当季动销不会直接影响当季品牌商的报表收入。但如果疫情持续,可能会对之后季度的订货信心产生影响。此外,渠道库存如果出现积压,可能需要品牌商与经销商共担去库存的成本。
直营业务:毛利率高,有较高的购物中心占比,会承担更易受影响的客流和更刚性的租约。
电商业务:冲击较小,主流品牌商的电商占比在10%-20%左右,对品牌收入有一个整体上的保护。羽绒服的销售旺季在春节之前,减轻了疫情的影响。
提问环节
Q:对安踏、国旅、伊利、蒙牛个股的看法?
A:安踏:存在短期的回调。公司在压力情况下,去库存能力强。有终端零售商存在,受短期影响较小。如果疫情较长,可能对订货信心有影响。
国旅:看好长期趋势,是全球的免税龙头。短期收入高单位数下调,利润15%左右下调,预计明天开盘会继续下调
伊利、蒙牛:乳制品一季度销售占全年销售的25%-30%,此外春节礼品需求较大,因此对一季度的销售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低温奶受影响更大,电商销售较好。暂无对两家公司下调收入预测的想法。判断节后行业的竞争加剧。
第二部分:宏观策略
一、市场层面
事件属性及发展阶段
参考2003年非典的三个阶段(重视程度不高市场反应程度较低、大范围重视市场快速下跌、市场跌超预期至逐步反弹)来看,本次事件预计会是下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2月初至1月中下旬,由于市场对武汉肺炎的重视程度不高,市场仍处于结构性牛市。
第二阶段:1月中旬开始,由于极端案例的爆发及中央的重视程度增加,市场开始快速反应。由于春节期间港股已经开市,目前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下跌,港股已处于第二阶段的尾声,而A股预计将会在2月3日开始后开市第二阶段下跌的开端。根据历史经验判断,二月末疫情会逐渐见顶。
第三阶段:目前根据基本模型假设,二月末开始市场会逐渐进入第三阶段。
整体下跌幅度
非典期间A股和港股普遍跌了9%。本次武汉肺炎带来的影响预期会略高,整体下跌幅度约在10%左右,但不会超过15%(基于基本情形假设)。2月3日A股开盘会有较大下跌的压力,但港股下跌的幅度不会太高。
盈利状况
非典期间,上市公司盈利的主要影响体现在2003年二季度,大约整体有40-50%的下降。
相较2003年,目前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范围更广,有更多的行业内的公司包含在A股和港股中,预计本次影响对应的盈利下降影响会更小一些。历史上来看,一季度公司整体盈利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会普遍下降约15%,本次疫情可以简单类比春节假期延长的影响。本次疫情预计非金融类公司盈利会同比下降20-30%,金融类影响会较低。整体看总盈利水平会下降10%左右,对全年影响在5%左右。
消费、零售、传媒及其它与人相关的消费及其它行业会收到比较大影响,在线网络、在线视频、网购的标的受疫情影响较小,甚至会有利。
估值梳理及大概判断
港股目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恒生指数低于历史均值的一倍标准差,MSChina也处于历史较低值,恒生国际也处于较低水平。A股预计在年后会补跌,但中期也会出现价值投资机会。
从1月20日开始下跌幅度较大的行业,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会有较大幅度的反弹。另外如估值不高的可选消费类行业、景气程度较高的(新能源汽车、高科技行业)也存在对应的机会。
二、宏观层面
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但中长期内影响终会消除。同时,政府一定会有相应的货币政策、监管政策调整等应对措施来缓解疫情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
本次疫情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爆发期、缓和期(1/28开始数字开始降速,二月中开始进入)、平台期(二月底、三月初进入)。
本次疫情对于工业影响会体现在一季度,消费类会持续到二季度。
对经济增速影响与非典时期比较:
从绝对金额上来说影响程度是一定更高,但对经济增速影响并不能确定。
2003年非典时期中国十个省市是疫区,占GDP4成。而本次武汉肺炎目前只是属于关注事件,且疫情主要集中于湖北,占中国的GDP仅4.3%,所以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影响不高,但预计会对全球经济影响更大。
GDP增速来看,一季度预计GDP影响下降1-2%,名义GDP影响下降1%,但全年来看,6%的GDP增速仍是可期的。
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及流动性输送预计将会实施,财政政策会有更定向的输困手段,中国政府的监管政策也会对一些原本较严的行业会有相对应的政策调整。
提问环节
Q:非典由于传播性没有那么强,所以本次疫情的严密封锁措施所带来的损失目前并没有浮出水面,这一块的影响是否已经计入了相关的模型考量?
A:封城确实会短期内对一些造成影响的行业会更深,造成下跌的幅度更深,但恢复的速度也会相对应更快。本次事件发生在行业淡季内,所以相应受影响行
业都有相对应的储备。如按照基本情形看,如本周末疫情数字能够趋缓,二月中旬前能够进入平台期,那对应的情况会相对比比较乐观。且本次肺炎虽然传染性更高,但致死性较低,所以造成的恐慌程度明显会更低,非典对于2003年经济影响持续了上半年,但本次情况预计只会持续一个季度。
Q:在进出口端及政府投资端上会有什么影响?
A:财政上来看,2003年的财政情况其实更为紧张,目前来看现在财政的余地还是相对更宽松。如疫情可控,那对应的调整措施和手段是完全可以匹配的,预计货币政策会在整个上半年维持比较宽松的状态。
Q:如疫情持续1-2个月,是否会对CPI压力比较大?
A:2003年初原计划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但受到非典影响直至9月份才开始正式收紧。同时,2003年中国处于刚进WTO的阶段,和出口相关的FDI有较大的部分,这一块现今是没有的。
目前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的话,全球处于补库存的周期,经济是开始相对缓解的。一般来说外部的冲击并不会影响经济的走势。CPI一般是总需求的标志,如短期内需求不高的话,那CPI压力并不一定会很高。但相对应的,目前中国的PPI在短期内有下行压力,如油、煤、有色金属都有价格下滑的趋势。
Q:由于存在汇率方面的压力,目前货币政策的手段不多,那对民间投资是否会有下滑的空间?
A:汇率在中长期有贬值压力,目前中国汇率一般调节机制是通过贸易向下进行调控,使得顺差增加。本次疫情结束后,预计短期内公众投资、基金会上升较快。民间投资来看,从2019年开始的投资周期,如新能源汽车、芯片、高科技行业的投资机会不会消失。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及流动性能力会受到压力,但政府肯定会通过相关的补救措施来进行舒缓。民间投资预期在中长期来看会持续增加。
Q:人口控制上来看,黄冈疫情已经类似于武汉的严重程度了。一些行业如养殖业等饲料跟不上了,如疫情区始终得不到缓解,是否会有更大的群体性事件产生?
A:湖北外已经得到控制,湖北内的医疗资源正在加快建设。湖北内的汽车、电子、养殖业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湖北只占中国整体GDP的4.3%,所以影响可能较低。
Q:疫情对于股票市场作用是普遍性的,所以目前策略上来看是加仓短期内受损较大的还是短期内收益较大的医药行业?
A:投资策略应该取决于投资期限及投资偏好。如果是博反弹短线交易的话,港股和A股可以加仓短线超跌的行业:航空、酒店、旅游、零售、消费。如果是基于相对长的趋势,寻找价值及错杀的标的话,大方向上可以选择消费升级、产业升级(新中国制造)等方向。
Q:民企及未IPO的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情况?
A:中小企业资金类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去杠杆及资管新规的影响,目前最大的压力已经过去了,和本次疫情无关,所以本次疫情对于中小企业投融资情况影响并没有想象中这么大。从大环境来看,如货币政策有所宽松的条件下,相对优质的中小企业并不会有太大的流动性压力。
Q:终端市场如科技类、硬件类标的投资机会的逻辑?A:受到全球科技发展及投资趋势的带动,在本次疫情结束后,部分行业存
在较大的投资机会。
科技周期:5G题材及供应链升级题材,中国目前处于5G领域相对领先的地位,所以中国在本次科技投资周期内会在全球范围内占较大的分量,预计将会有更大的全球影响力。
新能源车:目前汽车行业有两个比较明显的趋势:(1)传统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向加速,(2)电动车平价趋势增快。上述两个趋势会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中国在这个产业上会有相对应的布局,从而获得更大的全球影响力。
综上所述,如本次疫情只是短期影响的话,上述两个趋势将会是中长期的投资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TMT、电子行业
一、传媒互联网
1、总体观点
总体我们认为大部分行业受到疫情影响偏负面(例如对OTA,餐饮外卖,线下教培等)以及正面(例如对在线游戏,在线视频,在线娱乐等)影响均偏短期;但部分垂直行业(非餐配送O2O,在线教育,互联网工具等)有望结构性受益于疫情下习惯的养成。
2、主要理由鉴于近期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我们认为对互联网相关子行业的可能影响分别如下
(1)对于互联网游戏:头部手游受益明显(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但端游因为线下网吧由于疫情大规模关闭预计将出现同比下滑。
(2)长视频平台方面:总体付费订阅人数预计出现明显增长,但各平台表现可能出现分化,预计爱奇艺新增订阅表现最佳,而优酷也由于支付宝活动受益明显,预计后续可能回落,腾讯视频人数相对较少;
(3)短视频平台方面:头部平台在春节期间通过红包与免费电影的方式积极获客,预计活跃用户增长明显,西瓜视频作为黑马表现亮眼。
(4)直播平台:由于受短视频时长抢占与春节季节性影响,未见疫情对直播有明显正面拉动。
(5)电商方面:总体疫情影响偏中性,负面影响来自部分地区由于交通限制导致履约出现瓶颈可能影响用户体验,而正面影响则来自疫情促进部分品类(例如快消品)加速增长,以及预计去库存需求明显,利好唯品会。
(6)餐饮外卖方面:餐饮到店业务由于假期延长和出行限制下降明显。餐饮到家业务预期订单增速由于供给以及需求承压出现明显降速,但考虑餐饮外卖在常态化下偏刚需的属性,我们预期订单增速将随着疫情结束出现快速复苏。非餐配送O2O相比之下则受益明显,主要平台在春节期间均出现订单量井喷,但本地配送的瓶颈限制了部分产能,我们预期行业将明显受益于在疫情期间用户习惯的养成。
(7)互联网广告方面:我们预计与线下相关行业的广告主将会推迟广告投放,但部分垂直投放行业(例如在线娱乐,游戏,在线教育)则利用机会积极获客,可能部分抵消疫情负面影响。
(8)OTA方面:由于疫情影响预计出现较大短期影响,但回顾03年非典经验则表明行业需求将随着疫情结束迅速复苏(但我们预期入境游相比国内以及出境游将花费更长时间复苏)。商旅行业预计比个人旅游更快回复,主要是后续长假期较少。
(9)K12课外辅导行业受疫情影响有利有弊:行业领先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线下课全面转为线上课,但学费据我们估计比此前线下班收的低,同时退费率由于学习体验不佳可能提升,这将在短期影响相关公司的财务表现;长期来看,由于小机构无力提供线上课程,疫情有望加速教培行业整合;另一个方面看,短期内迅速提升的线上课渗透率利好在线教育玩家(我们观察到部分公司付费转化率以及到课率都在最近到达了新高),但建议积极关注排除疫情影响后的稳态下转化与留存率,同时也建议关注需求增加背景下助教供给的问题(尤其是部分公司在武汉设有助教基地)。新东方和好未来的收入及利润都将受到一定情况的影响。此外,部分在线教育受限于师资瓶颈和部分师资处在疫情地区,也会受到波及。中小学由于积极探索线上授课,推动了在线教育SaaS的发展。
3、总结
短期反弹:餐饮、外卖、电商、人员招聘、广告短期利好:非餐类外卖和前置仓(美团、京东到家、每日优鲜等)在线教育(好未来、新东方、猿辅导、有道等)去库存(唯品会)疫情期财务数据利好行业:手游和在线视频
二、教育
1、总体观点
近期,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教育部发布通知,全国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应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调整开学日期;多地线下培训机构也按照要求暂时停课。教育股预计走势分化,高教板块及线下培训板块显著回调,在线教育普遍收涨,学历教育板块受影响较少。综合来看教育培训行业中线下板块短期或将承压,在线教育长期确定性增强。
2、主要理由
我们预计,疫情在短期或对线下教培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来自于停课、应收款退费和在线教育对于线下教育的冲击。因此头部线下培训机构纷纷将课程转为线上做出应对措施。对于选择将线下课堂转移或导流至线上的线下教培机构(例如东方教育这类资源培训机构)而言,我们认为其将面临在线系统开发使用所带来的技术研发及教师培训投入的增加,以及在向线上导流过程中学生流失所带来的退费损失。对于无法通过在线形式完全替代线下教学的部分培训机构而言(如技能培训),我们认为疫情延续所带来的停课将影响春季招生及预收款结转,从而影响公司短期业绩。
对线上机构而言,尽管在线课程的开设不会受政策影响,但我们预计疫情或将加大教师招聘的难度,让线上机构更加受限教师资格的限制。同时,新开课程多数为免费课程,对于线上机构收入有限提升有限。
中长期而言,考虑到教培行业的刚需性,我们认为各公司长期价值将不会受到影响。相反,在本次疫情的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对于线下课程线上化的大力推动将有助于使在线授课的灵活性及安全性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我们预计在线教培机构将有望受益于线上教育渗透率的大幅提升。
从投资推荐角度,我们推荐新东方在线,尽管新东方在线有200人的教师基地在武汉,但是经过同公司沟通,对应老师寒假期间已经安排了在家授课且各地教师供应充足。另外一个是中国东方教育,短期下如果延迟1到2个月开学,对于今年的利润影响在10%-15%左右,但是长期公司价值稳定,建议投资者逢低吸入。
对于学历教育行业,我们认为高教行业稳健性有望抵御外部短期波动。得益于需求高度刚性、现金预收费、平均学制长、退学率低等特点,我们认为高教行业现金流稳定且经营预期高度确定,可抵御外部环境的短期波动。从收入端而言,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已集中于 9月份入学并缴纳全学年学费、住宿费,且学制为三至五年,也即学校均已预收全年绝大部分收入,且延期开学不会导致退费,因此对本学年学费、住宿费收入影响有限。从成本端而言,我们预计因采购消毒物品、口罩、体温计等防疫用品将造成安全卫生费用小幅增加,但该部分成本占比较小,对总体成本不会有显著影响此外,根据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前后高考录取人数情况来看,我们预计疫情对未来学年学生人数及业绩预计负面影响也十分有限。
最后,我们看到高教板块业绩并不会收到明显影响,同时板块公司近期回调较多,建议投资者逢低吸纳一些优秀标的,比如中教控股和希望教育等。
三、传媒
1、总体观点
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传媒行业不同细分板块受影响。整体看,游戏在线视频等线上娱乐有所增长,一季度或体现业绩弹性;由于春节档撤档、影院暂停营业,电影市场受较大影响;营销行业与经济相关,需求复苏道路将更为波折;剧集制作由于剧组暂停拍摄或将影响全年收入确认节奏。由于各地目前平均延期开学1周左右,对于主要教育出版企业一季度收入确认不会有较大影响,但是线下书店大多关门影响较大。综上,我们认为短期影响有限,不改变长期投资机会。
投资机会中,第一建议关注短期因为疫情增厚业绩相关公司一季度业绩。建议关注三七互娱、游族网络、完美世界等游戏公司,芒果超媒、阅文集团和腾讯音乐等在线娱乐。第二关注受疫情影响影响短期估值业绩双杀但是长期优质企业比如分众传媒、猫眼娱乐和万达电影等。第三从防疫角度看,在整体经济受疫情影响下,我们认为国有出版公司主营业务稳健,资产负债率低,分红比例高且稳定,防御价值相对凸显,看好中南传媒、凤凰传媒。
2、主要理由
(1)游戏方面,头部产品流水增长明显,带来业绩弹性。在游戏板块,我们观察到两个方面的影响:1)在用户规模方面重点游戏用户规模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根据七麦游戏数据,截至1月31日,iOS游戏畅销榜前15名的游戏中,14款游戏除夕后预估下载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完美世界的《新笑傲江湖》春节期间的下载量顶峰值较除夕增长了220.0%、《完美世界》增长了31.85%;游族网络的《少年三国志2》增长了11.55%。2)在游戏类型方面宅风潮催化游戏的社交需求,多人及休闲游戏风靡。休闲类、棋牌类、MOBA等多人游戏用户规模及时长获得了显著增长。其中《脑洞大师》(问答型)、《疯狂猜成语》(益智解密类)、《小美斗地主》(棋牌型)等游戏iOS免费榜排名较1月初飙升。我们判断,主要游戏用户规模短期内将获得显著增长,主要游戏厂商的龙头产品受益更加显著。
(2)视频平台方面,在线视频平台成为假期亮点,长视频App表现突出。短 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微视在红包推广下,持续位列AppStore 免费排行榜前列。长视频平台在用户付费方面表现亮眼,内容表现方面,腾讯视频独播剧《三生三世枕上书》和芒果TV独播剧《下一站是幸福》自开播后持续位列猫眼全网热度榜前列。我们判断,春节期间的“宅”经济利好长视频平台广告和会员付费收入表现,其中芒果TV在优质内容上线的拉动下有望获得更大的边际提升。此外,1月24日,今日头条宣布在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欢喜首映等App全网免费独播欢喜传媒出品的新电影《囧妈》。我们认为,《囧妈》的全网首播不仅是字节跳动的春节期间营销策略的关键一环,更是其在长视频领域布局的重要里程碑。
(3)电影院线方面,春节档取消、影院普遍停业,电影市场短期遭遇疫情影响。疫情影响下,春节档影片集体撤档,原定2月14日上映的15部电影也已全部撤档,万达、金逸等全国影院纷纷暂停营业。虽然多数影片表示将择机选择档期再上映,但考虑到单档期的票房容量,我们认为电影市场将受到明显影响,具体程度仍需跟踪。我们对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全年票房大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我们测算得出2020年全国票房大盘区间为497-620亿元,同比增速为-22.6%至-3.5%。
《囧妈》等影片“零窗口期”播放模式引发关注,我们判断其对影院的影响或相对有限。院线电影通常需要执行一定期限的“窗口期”,即影片于互联网或其他渠道上线需晚于院线公映一段时间,从而充分保障院线的利益。国内窗口期通常为45天,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缩短或延期,而海外通常为90天。《囧妈》互联网首播打破了“窗口期”的业内约定,原定2月14日上映的院线电影《肥龙过江》也宣布改为于爱奇艺、腾讯视频线上首播,引发行业普遍关注。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判断,《囧妈》等电影的网络首播是特殊时期下的独立事件;影院以其沉浸式的体验和更高的变现效率,仍将是大制作电影的首选播放渠道,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的分际仍然清晰。另一方面,我们预计长视频平台将持续加大电影内容的投入,有望成为电影行业的重要参与方。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疫情对电影行业的影响是一次性的,随着疫情结束,行业有望逐步恢复常态。
4)广告:一般广告主在开年后制定广告预算,因为疫情大多数投放广告会暂缓,进而影响广告公司的业绩。尽管分众传媒短期收到影响较大,但是随着经济复苏,传统企业恢复投放广告,利好分众传媒。对于影院广告来说,由于春节期间影院停业,因此影院对院线广告投放租金进行了减免,对于利润压力比市场印象要好。
根据去年一季度数据来看,分众影院广告收入是5.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不到20%,营业成本是3.2亿元左右。今年一季度预计分众营收很难取得正增长。
四、科技硬件
1、手机行业
手机行业主要产能来看,全球手机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特别是在组装和零部件行业,但是主要产能不在湖北。除了联想在武汉有一部分手机生产基地以外,其他厂商主要在湖北附近的河南、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如果主要厂商能按计划在2月10日复工,相比往年就是休假延长10天,对于主要行业影响有限。此外,联想本身在全球排名第7,占全球产能3%,总体影响较小。小米在武汉2019年开设了研发基地,但是总体规模不大,对于研发进度影响也不大。1月29日苹果的CEO库克在电话会上表示中国疫情对于生产和销售都带了不确定性,因此将下一季度的收入端预测范围扩大,但是武汉供应商对于苹果整体手机供应影响有限。
从风险来看,建议关注整体手机厂商的复工进度。如果各地按照计划复工还好,但是要关注疫情是否会向邻近的省(河南和江西等)苹果产业链主要供应商集中地点发展。万一疫情向外扩散,影响一些省份的正常复工,会对全球产业链造成明显影响。
从需求端来看,不确定性较大。2020年是手机行业的5G元年,预计全球16亿台手机中有2.5亿台左右是5G手机,普及率在16%,中国普及率在37%,是一个非常大的手机上量过程。现在疫情是否会影响到消费者5G手机的换机意愿建立在消费者整体需求(每月固定更新)和每年2月份开始的手机新机发布。2月底在西班牙会有全球无线大会,是除了苹果以外主要手机厂商发布手机的机会。如果发布会延后,对于销量会有较大影响。
对具体公司来说,小米等相对线上为主(国内收入占比超过50%),相较于OV两家线下为主的略好。
2、半导体和面板行业
半导体和面板行业主要需求来自于手机,如果需求下降或者手机厂商发布新品放缓,会影响半导体和面板行业的备货和库存产生影响。2020年预计面板行业从2019年四季度出现涨价趋势,主要是供给侧影响。武汉疫情会影响国内手机的销量,同时影响面板行业的产能。综合来看,需求端的影响会更大,进而影响面板的持续涨价。半导体行业主要看存储器,同面板行业类似,从2019年四季度以来逐渐向上,但是这次疫情对于全球和中国存储器厂商的影响还需要关注。
从供给侧来看影响不大,因为在武汉的主要产能有:武汉是中国主要的面板生产基地,包括TCL和天马的小尺寸,京东方的大尺寸在建。武汉的地区产能大概占全球总产能的3%(按面积)。基本所有的厂(京东方、TCL、天马等)由于自动化程度高,对于人的要求较少,暂时没有出现停工现象。在供给侧没有出现明显的影响。
半导体晶圆的主要产能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从全球来看基本不上影响。存储器主要有长江存储在武汉,但是由于有全自动产线所以不受影响。但是,供给侧的产能扩张速度会低于预期。对于相关的半导体上市企业的资本开支和收入会有影响。
3、总结
综合来看手机厂商、手机代工企业主要产能不在湖北所以没有较大影响,但是需要关注如果疫情扩散的负面影响。需求端的不确定性非常大,预计5G的销售会放缓,进而影响面板和存储器的价格。对于供给侧来讲,供给侧生产会影响到供给侧半导体和面板的生产进度。
五、电信和计算机
1、电信板块
本次疫情对于运营商和电信服务板块影响较小,运营商整体业绩较差,不会因为疫情变差也很难变好。同时市场关注疫情是否会延缓5G建设。目前来看,5G建设主要在2020年下半年,所以如果疫情在一季度或二季度有所改善,则对于5G建设影响较小,特别是包括IDC在内的基础设施受影响较小。同时在本次疫情中也发生了一些重新。
运营商在本次疫情中承担了重要的通信保障工作(交通枢纽和医院等),同时我们看到5G网络有了小试牛刀的机会。在武汉新建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3大运营商在不到3天时间就实现了2家医院的5G信号覆盖,不仅保证了通信的畅通,同时给广大网民提供了在线观看医院建设的可能,最高有上千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此外,运营商在疫情期间为政府和医院提供了云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了用户的行为,包括从武汉流出人员的去向,对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我们正处在5G建设的阶段,首先5G提供了高清视频的可能(远程建设的实景和囧妈的电影传播渠道)。其次,在远程通信和云医疗方面,运营商和企业开通了大量的视频办公软件,推广了在家办公和远程办公。举例来说,华为在武汉协和医院搭建了远程的视频会诊平台。
在物联网方面,公众对于更透明的社会治理意识增强,推动物流、安防和监控领域的升级和透明化,并在疫情驱动下快速发展。举例来说,在广州的交通枢纽,大多安装了5G的红外测温仪。
最后,受疫情的影响,在家办公和线上娱乐等线上商业模式持续发展,对于IDC等行业也有所推动。综上,疫情对于5G的短期建设影响有限,同时会加速5G的建设并更多进入生活。预计今年60-70万的5G基站总量不会变,在下半年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推荐中国铁塔等上游机会和由于流量暴增推动IDC等行业的机会。
2、计算机和软件板块
计算机和软件板块主要关注医疗信息化,远程办公和城市的网络管理。
2003年非典时期的信息传输非常不畅通,暴露出了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建设的短板:医疗流程没有标准化,数据无法共享。非典后,国家花费2.5亿元建设了公共卫生网络和信息化系统,一大批卫生信息统计和报告系统纷纷上线。本次疫情中,民众由于恐慌,导致各大亿元人满为患。我们看到一些运营和综合软件积极帮医院提供了互联网诊疗平台,分流了轻重病人,减轻了医院的压力并减少了较差感染。尽管这些服务目前免费无法为公司提供收入,但是疫情结束后互联网医院会有较大发展并培养了很多潜在客户。东华软件组织了一个300人的项目组去支援火神山的建设,对于东华短期的收入有所提升。因此,在这个领域重点推荐东华软件和创业惠康等企业。
在远程办公领域,基于目前大家在家办公,减少在家办公的需求,需要关注在视频、会议和其他相关方面的软件和平台。建议体验金山办公WPS的Office会议功能。预计本次疫情给远程办公和会议软件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较好解决了远程办公的难题。除了金山办公,建议关注万维网络和致远互联等企业。
网络化管理领域,1月29日,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 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疫情网格化防控。各省也实施了网格化手段进行疫情排查、防控(例如广东、黑龙江)。同时,大数据手段在 疫情防控上得到广泛应用,工信部成立疫情防控大数据专家组,利用通信等行业的大数据支撑服务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建议关注数字政通。
六、通信设备和安防设备
1、运营商采购
运营商采购的初步结论是网络建设不会质变,但是可能稍微有量变。武汉虽然是光通信行业重镇,但是不存在垄断情况,因此不会让整个网络建设停摆,但是整个复工推迟会导致网络建设放缓。5G建设是政府和运营商一起推动,但是由于疫情政府短期的决策受到影响。回顾非典时期整个网络的数据,如果从1年的角度来看,整体影响十分有限,但是后续需要不断关注数据的更新。
从武汉地区来看,大概两类企业相关:一是通信设备类公司需要关注研发而非产能。相关公司包括华为在武汉的研发较为严重,如果疫情继续发展,份额会向竞争对手中兴等倾斜。二是关注光模块、滤波器和光纤光缆等生产企业,产能是决定因素。武汉凡谷是华为供应商,烽火通信和长飞光纤是光棒的主要供应商,在光棒的份额达到36%,全球份额在23%左右。目前是休假期间,并没有看到份额的明显变化。如果疫情持续,这类公司的市场份额会逐渐让给竞争对手,包括中际旭创等企业。
2、政企采购板块
收到短期延期,存在三点结构性机会。第一,远程办公开始萌芽,之前视频会议在国内推动缓慢,整个云桌面市场较小,在终端市场份额在5%-10%左右。云办公此前推动较难,未来预计在这样一个时点可能迸发。第二,民众娱乐需求增加,可能加快服务器,交换器和IDC需求。第三,政府采购需求短期集中在摄像头,但是红外测温的需求开始萌芽,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单价较高。人脸识别摄像头的布置也会越来越多。
综上,整个板块短期存在波动,但是非市场波动带来的因素后续会反馈。企业反弹的速度会快于运营商更关于政府。基于远程办公、服务器、交换器、测温器的需求会增长。推荐标的包括亿联网络(视频会议供应商)、新网锐捷(云计算基础设施)、大华和海康等厂商。
七、航天航空
1、总体结论
本次疫情对于航天航空科技板块影响非常有限,但是带来了红外测温仪板块的提升。
2、整体影响有限
整个军工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哈尔滨和南昌等地区,武汉地区主要是船舶系统的科研院所,主要从事设计工作,但是生产厂商在大连和上海等地区。整个军工产业在湖北地区相对占比不大。在上市公司层面,梳理的整个板块有超过100家上市公司,但是在湖北地区的只有4家,所以影响较小。从行业特点来看,因为制造行业主要在年末集中交付和结算,且大多数生产企业能够提前完成生产和交付,因此开年1~2周的推迟对于全年有限。
3、红外测温仪场景的需求提升
红外测温仪可以在不接触人体的情况下完成体温的测量,其中的固定式类似于摄像头,可以直接在机场和车站等地区进行检测,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务院已经将红外测温仪纳入重点防疫物资,并且工信部组织了科技企业尽快向疫区供货。相关产业公司有高德红外、大立科技、海康和大华等企业。根据简单测算,各个公司平均月产能在1,000台左右,产品单价在10万块/台,月度的收入增长对应为1亿元。在一季度对于短期有提升作用,后续关注疫情的进展。高德红外和久之洋处在湖北疫区,2020年1月以来股价已经上涨了50%~60%。大立科技在杭州也有30%~40%的上涨等。建议关注这一板块公司。
提问环节
Q1:手游板块网易游戏的表现怎样?各个秀场的表现有什么差异?抖音的表现怎样?抖音对于长视频行业的影响怎样?
A1:网易的整体游戏收入现在看来还是在110亿左右。梦幻3D同之前的市场预期有所差距。
各个视频直播我们主要关注陌陌和YY,变化同往年类似。拿YY来说,往年春节期间会有10%~15%的变化。对于快手和抖音目前还没有达到直播的最新数据。长视频领域爱奇艺的终端用户最多,腾讯最少。目前还没有囧妈的数据,但是预计1月数据会有较大提升。
Q2:OTA出境游还是境内游更大?
目前来看出境游影响更大,但是环比来看出境游在上季度就开始下降,所以境内游预计在环比下降更大,预计行业会有两位数的下滑,待过几天拿到数据后会更新。
Q3:疫情短期对于金融IT软件的影响是什么?短期来看疫情对于金融IT软件没有较多影响,但是长期看好金融IT软件行业
的景气度,尤其是银行类服务软件,主要是基于行业自身系统的更新换代需求。
Q4:疫情短期对于半导体的影响是什么?
对于供给和需求来看,供给侧因为较多自动化所以影响较少,主要还是供给侧手机对于整体的影响,目前还没复工,但是一季度肯定有影响,具体影响还要看最新数据。
第四部分:金融及房地产行业
一、金融
疫情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总体小于对实体行业的影响,但对各子行业经营和估值的影响有较大差异。金融受到冲击不是第一波,主要是通过其存量和增量业务间接体现。银行面临“量增价减”的经营环境,保险业短期销售走弱但中长期影响有限,证券行业在业务经营及估值层面受此次疫情影响的敏感性都更大。
1、银行
短期内疫情的影响集中于抑制信贷需求、逾期贷款增加和中收减少这三大方面。中期而言,大概率金融条件有所放松,信贷投放加速以提振经济,可能对年内的银行息差造成轻微下行压力。长期而言,疫情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有限,头部银行和细分领域有优势的银行竞争力持续加强。同时,金融科技对业务支撑作用凸显,我们认为传统业务电子化速度或将加快。需要强调,银行资产质量与宏观经济恢复的速度、监管的态度、流动性宽松的情况相关,可被视为和宏观经济相关的长期变量,疫情对其的长期影响较小。个股看好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及光大银行。
2、保险
一季度个险新业务销售会受到较大影响,例如代理人和客户无法见面、代理人集中培训受到物理限制等,导致个险新单保费下降30-40%,对全年也有间接拖累,但不会对行业带来持续性的负面影响。疫情或提升居民的保障意识,但对于保费增长的实际影响不宜高估。此外,线上销售保单的平台有望短期受益。
3、证券
在业务经营及估值层面受此次疫情影响的敏感性都更大,疫情打击市场情绪以及投融资活动,负面影响将传导到经纪及两融业务、投行业务、投资业务等各主要业务线。但疫情受控后,成交量和投融资活动的恢复,叠加市场情绪回暖和金融条件宽松后的估值提升,预计将促使券商经营景气快速恢复。中期看,疫情对证券行业格局及发展趋势影响较小,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开放将持续,看好华泰证券。
此外,港交所和香港本地银行受疫情影响较小,金融科技公司和经营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业务有望有所提振,而和零售消费相关的金融公司(如汽车金融公司、现金贷公司)的业务量和资产质量将有较大压力,需要小心配置或回避。
4、提问环节
(1)互联网金融机会的出现是短暂还是长期?
刚刚提到的零售相关的汽车金融和现金贷,主要是小额短期消费类贷款,实际人群的偿付能力可能在短期受到影响,建议回避。
(2)同样小额的农商行是否同样需要回避?
从银行覆盖的角度来讲,敞口主要集中在疫情区客户群体的需要提起注意,短期现金流和偿付能力可能会受到负面冲击。从这个角度来讲,需要回避小额占比较高的银行,尤其是区域银行。
(3)互联网保险渠道是否构成机会,主要是线上销售部分?
受到疫情影响,短期之内原来线下覆盖的需求将被动提到线上;而从中长期来看,保险行业线上线下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目前线上主要销售利润比较薄、甚至利润为零的短期产品,长期保险产品主要销售渠道还是通过还是线下,等到95后、00后等年轻人群成长起来之后,是有可能考虑在线上渠道接受长期寿险的。
(4)鉴于年初新冠疫情刺激需求,且疫情持续期间不会太长,互联网金融、现金贷等美股和港股上市公司是否有可能存在利好?
形式还是比较严峻,一是现金贷清收的经营环境收紧,钱放出去收不回来不行;二是客户比较下沉,大多为不符合银行信贷标准的人群,现金流不确定性较高,不清楚疫情影响下信贷演绎情况将会如何;三是港股美股上市公司的经营杠杆大多明显超过了3倍,助贷模式可能收紧,整个现金贷业务能支撑的杠杆不足,政策要求金融机构真正做到对风险的把控,如果持牌机构真正对风险负责,那么利润将由持牌机构拿大头,金融科技公司只能收取合理的撮合费和技术服务费。根据合规至上、下沉人群信贷质量难测、分润形式可能变化,建议保持谨慎,持续观察。
(5)若银行助贷业务逐渐保守,线下贷款收到疫情冲击,跨区域性的线上贷款是否能够产生合作空间?
合作对双方是两利的,中小银行压力比较大,客户选择余地也有限。如果能够找到比较好的合作伙伴,是可以预期在风险调整后获得可观利润的,但调整和收缩之后才是较好的入场时间。
二、地产
1、关于基本面
与2003年非典疫情对地产基本面先抑后扬的影响相比,本轮地产行业发展将从深“V”型向浅“V“型走势转变,主要区别在于:第一,此轮疫情集中爆发期为1-2月楼市淡季,公众认知和响应的速度更快,隔离措施等应对经验也更充分;第二,非典时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刚刚开启高速规模扩张的起步阶段,而当前市场已达到规模发展的高位平台期;第三,非典时楼市政策以积极支持为先,而当前政策倾向以平稳市场为主;第四,非典时房地产销售全部依托售楼处,而当前线上销售渠道和技术条件的完善可一定程度帮助开发商提前应对。预计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4%,新开工面积同比下跌3%,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6%。
2、关于政策
若没有本次肺炎疫情影响,房地产行业受政策向下管控的风险将累计增加。根据目前情况,今年3月两会召开、7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对房地产打压概率有所降低,房地产有利窗口期显著长于判断,对于龙头公司利好更加明显。
3、关于股票
地产股短期在疫情引发的情绪面影响下仍将承压,非典时期板块指数从阶段性高点下跌幅度为10%左右,港股节后开盘较早股价已有一定回调,A股地产股开盘后抛压可能更大。建议投资者关注板块此轮回调后的投资机会,A股推荐万科、保利、金地、招商蛇口,适当弹性配置也可考虑阳光城、中南和华发;H股推荐融创、世茂、龙湖、华润和中海。
地产股通过以下四个因素,可以说明存在比较好的绝对收益机会:宏观经济有压力、销售增加、估值安全边际较大、政策友好。四个因素有内嵌关系,预测将于今年3月低谷修复,同时关注港股物业管理板块投资机会,建议积极把握。
4、提问环节
(1)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对地产行业有何影响?产业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
和本次疫情关系较小,仅作简要回答。多年来国家持续推进城镇化,近两年关注程度有所下降,除城镇化率以外,同样关注户籍城镇化率的提升,大城市都市圈将成为新兴热点。目前我国高铁节点城市的居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约为20%,预计未来可以上升至30-35%,甚至40%左右。
(2)万达、华润免租优惠传导的可能性,是否贷款、税收等政策辅助?
一方面,向业主的传导是没有的;另一方面,开发商比较强势,政府不需要去特地扶持开发商,也不符合当前的政策导向。商业租金收入体量在地产企业自身收入构成中占比较低, 例如华润每年约有15%利润来自租金,近期影响预计不超过2%,已经属于占比较高的地产企业了,其他基本为个位数,5%以上的都不多,真正影响并不会太大,很容易通过其他业务取得业绩增长。
第五部分:大周期行业
一、大宗板块
新冠病毒疫情显著影响1Q20需求,但二季度仍有望迎来旺季。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大部分省市均采取了高度严密的交通管控及隔离措施,并全面延迟了节后复工时间,预计,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以及大宗行业1Q20量价的冲击或较SARS在2Q03的影响更强烈,可能使大宗板块估值整体显著回调。但在较SARS更严密的疫情管控措施下,预期此次疫情影响或较SARS更快减轻,对经济及大宗行业的影响或集中于1Q20,仍有望在2Q20迎来一个完整的旺季。
2Q20需求有望强势反弹,估值回调或带来优质龙头布局机会。展望2Q20,预期如疫情影响明显减轻,在赶工行情催化下,旺季需求有望迎来强势反弹,有望带动各大宗板块盈利与估值修复。同时,去年4Q以来,政策稳增长信号持续强化,如1H20积极政策信号延续,以及国家在疫情下的逆周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亦有望提振大宗板块估值。全年来看,预计新冠疫情对大宗板块全年盈利的影响有望低于市场预期,估值短期回调或带来优质龙头的布局机会。
分板块来看,类似于SARS期间,基本金属价格(钢、铜、铝)受到的短期负面冲击可能较大,黄金可能受到避险情绪驱动暂时冲高;煤炭及水泥短期价格回调幅度可控,但短期需求所受负面影响或较明显。
二、石油天然气
受到内地新型冠状病毒的负面影响,国内不少城市相继宣布了延迟复工,局部地区也出现了高速公路封路等交通管制,国内炼厂或被迫降负,航煤等成品油以及LPG的需求也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石化产品供需矛盾加剧,炼化板块短期存在下行风险。中长期看,疫情或短期导致炼化行业面临更大压力,加速周期的筑底的进程。
三、机械
机械制造业普遍受到疫情造成生产、物流、促销、差旅四个方面的不利影响:1)复工延迟影响生产:大部分企业遵循地方政府安排,生产人员复工时间延迟;2)物流及运输影响发货:受物流运输公司复工缓慢影响,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发货;3)旺季展销会延迟:历年春节后为工程机械等周期品销售旺季,而今年展销会可能延迟或取消;4)异地差旅及海外业务受到负面影响:出于安全考虑,企业销售人员国内差旅暂定,而1月底开始部分海外航班停飞,则影响海外销售与服务人员的差旅,不利于出口业务开展。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影响通用/专用设备需求,期待适度宽松政策加持。1月中采制造业PMI指数回落至50.0%的“荣枯线”水平,考虑到2月疫情影响更加明显,预计制造业PMI指数或进一步回落,通用/专用设备行业需求承压;从工程机械等受房地产、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的行业角度,复工延迟导致的短期需求冲击同样存在,关注中央政府可能出台的适度宽松政策的对冲。
结合2002~2003年非典疫情的演绎以及此次新冠疫情的发展,建议关注相对防御性的板块:1)终端需求受疫情影响稍弱的细分子领域如第三方检测、光伏电池片设备、口腔CT设备等防御性子板块;2)具备核心护城河与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装备制造龙头。
位于湖北省等疫情较重地区的制造企业因复工较迟、物流不便,受到的短期冲击或更加明显。
四、建筑
公司1季度盈利或受到一定冲击,但全年无需过度悲观。考虑到节后复工受到了武汉肺炎疫情扩散的影响,建筑公司1季度盈利或受到一定的冲击,但考虑到建筑企业1季度利润占比较低,若后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且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对全年的业绩影响或有限。
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大。由于此次武汉肺炎疫情隔离措施得力,相较于2003年“非典”,对经济的短期影响或更大,但持续时间会更短,且影响或主要集中在一季度,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也有可能加强。建筑行业方面,项目端和资金端也都有加强的空间:在项目端,有望加快重大项目的审批速度;在资金端,年初专项债虽已大规模发行以支持基建融资,但由于两会尚未召开,考虑到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后续财政和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包括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降准等。
复盘“非典”:非典对建筑行业基本面影响有限,但对情绪影响较大。
五、建材
短期冲击1Q20需求,早周期品种受影响更为直接。整体而言,此次疫情各省市均出台了更为严格的交通管控及隔离措施,并全面延迟了节后复工时间。相较于03年SARS,预计短期对需求影响更大,但持续时间更短;其中,早周期品种(钢铁、水泥等)所受影响将更快、更直接地在1Q量价上反映,而后周期(玻璃、涂料、PPR管等)及玻纤等品种,仍待进一步观察下游复苏节奏及库存变化。在下游需求延后释放的背景下,不同子行业动态调节生产库存水平的能力,对盈利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重资产、生产端刚性的子行业将面临更大挑战。
水泥头部企业:看好风雨后旺季更旺,但启动前价格调整幅度成关键。由于三北地区1Q需求清淡,反而是本应在节后迎来开门红的华东与中南地区,受到影响更大。1)生产端:企业春节期间正常安排错峰或检修,如某长三角龙头目前开机率约50%。极个别区域工厂受地方县政府要求企业全面停工影响。部分企业反馈封路及违规物理阻断(挖路等)对企业物流带来一定挑战。2)需求方面:1Q可能受疫情明显压制,一旦疫情得到控制,企业普遍看好旺季复工被压制的需求可能集中释放,使2Q旺季更旺;3)库存水平:由于南方节前基本接近空库,目前暂未停窑,公司预计当库存上升到一定程度,可安排停窑等动态调整;4)价格展望:企业对全年价格表现谨慎乐观,需求启动前,价格的调整幅度将成为旺季提价节奏的关键点。而在需求尚不明朗时,小企业暗降价格抢出货或为一个潜在风险点。出乎意料的是,华中龙头企业对1Q20价格稳定反而更有信心,区域几家头部企业均认为湖北及邻近省份一季度需求预计面临较大压力,降价本身也不能带来需求,挺价意愿较为强烈。
玻璃及防水材料龙头:对全年影响相对有限。1)浮法玻璃龙头:疫情期间工厂正常生产,不少员工留在工厂过春节有足够人力。安徽及广东等工厂均于2月10日全面复工。需求方面,由于1Q为玻璃传统淡季,旺季启动在下半年,整体受到的冲击相对有限。2)防水材料龙头:公司通常春节前后大概3周时间处于大修和维护保养期间,与疫情时间重合,对生产影响暂不显著;运输方面,全国布局比较完善,近距离运输影响不明显;需求方面,主要观察元宵节后的影响,估计影响两周左右。如果疫情不再进一步恶化,预计三月份逐渐进入施工旺季。短期来看,疫情对1Q会有一定影响,但对上半年和全年影响非常有限。因为1Q收入占比全年一般1015%的水平,而1Q主要靠3月份业务贡献。2Q20需求有望明显反弹,短期估值回调或带来优质龙头布局机会。
展望2Q20预期若疫情影响明显得控,旺季需求有望迎来明显反弹。同时去年4Q以来,政策稳增长信号持续强化若1H20积极政策信号延续,全年来看,新冠疫情对建材板块全年盈利的影响有望低于市场预期。
提问环节
1、疫情对湖北的上市公司闻泰科技有什么影响;主要调研了锐科激光,精测电子,反馈不早于2月24日前复工,生产排期没有受到重大影响,但道路封路,导致物流、发货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2、疫情对机械工业自动化有什么影响
对工业自动化比较悲观,根据对SARS的复盘,跌幅超过10%,主要板块为仪器仪表、自动化、煤炭机械。此外,工业自动化企业对未来担心较重,下游客户比较分散,下游客户需求减少,减少资本支出的信息;对通用设备影响较小。专用设备由于下游的支撑性比较强,下游的资本性支出比较强。工程机械板块比较乐观,基建稳增长预期将持续。
3、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的机械板块受什么影响
根据电话调研,多数企业反馈返工时间在2月24日之后,生产端主要是物流、返工的问题,但需求端,订单比较饱满。
4、武汉钢铁、水泥的排产计划是否受到影响
根据调研,武汉钢铁厂商没有减产计划。水泥方面,1月份出货量很淡,可以忽略不计,有信心在2月14日复工之后,出货量恢复。
5、对万华化学2020年业绩有什么预期
万华化学主要产品最近几年处于价格稳修复的周期中,今年仍将处于价格复苏过程中,短期内有一定的价格压力,但不大。到明年将恢复复苏趋势,甚至阶段性出现需求超过供给的局面,预计万华化学仍有两位数的增长。
第六部分:交运、汽车行业
一、交通运输
1、疫情对交运的影响
春运客运量承压明显,主要由于疫情的发展,全国返工的延后以及节内旅游的下降所致。具体从单日数据来看,大年初七,农历同比,总客运量下滑85.4%,航空/铁路/公路分别下滑74.2%/81.9%/86.2%。从累计数据来看,2020年春运15-22天(除夕至初七)铁路/公路/民航旅客发送量分别下滑65.1%/68.7%/51.7%。从运量来看,2月3日起有企业陆续开工,如果疫情在2月中旬达到顶峰,那么后续返程数据不会下滑这么多。乐观情况,3月份不会明显下降。根据目前模型分析,预计一季度整体下滑20-30%。
投资建议:交通运输领域,除了快递领域受益,其他行业都是受损的。所有客运短期都是受到影响。短期推荐快递,如中通、韵达和圆通,关注顺丰和德邦。长期来看,对于因疫情而导致下跌的上海机场、深圳高速、宁沪高速等公司,疫情对它们的长期DCF影响非常小,提供买入机会。航空的估值回到低位。
2、快递
业务量方面,肯定是利好的,消费者减少外出,增加线上购物和整体快递的需求。参考非典时期数据,2003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速23%,高于前后四年的平均增速(14%)。非典时期直接培养了网购的初始用户。2020年1月24日至29日,全国邮政业揽收包裹8,125万件,同比增长76.6%,投递包裹7,817万件,同比增长110.34%。但是这是阳历的同比,农历全国邮政业揽收包裹同比大约为38%。
成本的问题,快递行业面临复工的快递员很少,带来成本上涨问题。对于加盟制的上市公司,总部负责转运和分拨,成本约占3分之一,人工成本约占6分之一。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卡车运力闲置,卡车的成本整体相对较低,有可能能够抵消掉人工成本的上涨。另外,菜鸟、拼多多等平台提供补贴,有可能缓解成本上涨压力。公司层面,通常在春节期间通达系加盟制快递公司业务量较少,顺丰、中国邮政、京东等自营企业占比较大(例如2018年春节期间中国邮政速递物流(EMS)、顺丰、京东、品骏等四家快递承担的业务量占全网业务量的85%)。
投资建议:看好快递板块,业务量来看是高增长的行业,竞争来看是比较可控的,龙头的中通、韵达、顺丰值得关注。
3、航空
作为最早受到疫情冲击的板块之一,自1月20日至今,航空公司如中国国航、东方航空、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都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当悲观预期充分反应之后,航空公司的股价有望先于业绩反弹。
非典时期数据回顾:航空出行需求受到较大影响,但疫情结束后迅速恢复。运营数据方面,“非典”时期航空需求受到较大影响,但疫情过后,需求会迅速恢复至原来水平。业绩方面,疫情对航司客座率影响更大。非典疫情期间民众出于公共卫生原因普遍减少出行,因此对航司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客座率上。历史经验来看,航空股价反弹先于业绩改善。
敏感性分析:如果假设一季度客座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则预计减少国航、东航、春秋、吉祥2020年全年净利润约26.5亿元、23.8亿元、3.2亿元、3.9亿元。如果假设一季度客运量同比下滑20%,估算中国国航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约为1亿元,东方航空亏损7亿元,春秋航空盈利1.4亿元,吉祥航空盈利6,000万元。
中航信:疫情对短期数据表现有负面影响,但仍看好股权激励带来的长期利好。虽然2020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存在同比下滑的风险,但考虑公司股票增值权对公司2020-2022年业绩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提升了公司业绩的长期确定性,利于估值提升。
4、机场
短期数据扰动,长期投资价值是不改变的。短期来看由于免税收入、广告收入等都将受到旅客量下滑影响,而且机场固定成本占比较高,因此预计各机场一季度业绩同比或将出现比经营数据更为显著的下滑。
投资建议:短期机场板块可能仍然存在小幅回调风险,但考虑长期投资价值几乎不受短期疫情影响,看好上海机场,建议关注白云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H股)。
5、航运
结论:看好油运板块。本次疫情中,WHO将新型冠状病毒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未实行国际贸易/旅游限制。因此在事态未进一步
恶化的情况下不会直接影响到货物贸易,但由于节后开工不同程度延迟,因此运价回升可能会晚于往年。
油运: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后能源产品将是中国扩大从美进口的重要来源,利好油运周转量需求;1月31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将中远海能的子公司(大连油运)移除SDN名单,解除对其制裁。近期运价持续回调,主要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其中也包含市场对中远海能子公司解禁的预期。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在手订单处于历史低位,未来两年交船量有望逐年减少,向上周期依然有望持续。淡季运价的回落将有望促进老船的拆解。
干散货板块:每年春节期间运价都会季节性地大幅回调,今年由于以下几个因素差于市场预期:疫情导致担心影响需求(春节期间经济活动低迷,工厂复工延迟);低硫油公约实施后燃油成本上涨,在供需关系不强的情况下无法传导给货主;巴西最近遭遇大洪水,影响铁矿石出货量。运价回升的时间和强度将取决于下游生产活动的恢复情况。
集运:得益于船东运力控制,运价未出现大幅波动。
6、公路铁路
公路:短期业绩受冲击,但对内在价值影响小。若减少单月10%的客车收入,对各公路公司全年净利润影响在1.2%-1.8%之间,若减少单月10%的货车收入,对各公路公司全年净利润影响在1.6%-3.3%之间。
铁路:行业层面,铁路相较其他客运方式受到影响最大。
7、总结
短期推荐中通快递、韵达股份、圆通速递、中远海能、海丰国际、招商轮船,关注顺丰、德邦。
长期推荐因为疫情下跌的上海机场、深圳高速、宁沪高速、越秀交通基建、
深圳国际。航空建议等待疫情趋势稳定后介入,看好中航信。
二、汽车及零部件
1、汽车板块
受受公共出行减少利好私家车需求的逻辑带动,2003年非典期间汽车股表现一枝独秀,2003年4月16日到4月25日一周,A股大幅下跌,汽车板块正向增长。从基本面角度不支持该论点,2003年全年汽车销量433万辆,同比增长33.5%,但是2003年4-5月的同比增长为13%和8%,明显低于全年增速。
本次疫情与2003年非典不同,但是结论都是汽车板块具有防御性。短期供需有压力,但是总体影响可控,预计对全年销量的影响为-3%至-4%。考虑疫情的影响,预计2020年销量与2019年持平。
本次疫情与2003年非典不同点:(1)中国汽车所处发展阶段不同,2003年GDP增长很快,一年比一年高,新车需求特别旺盛;但是现在这个阶段GDP微落,汽车板块连续下滑,汽车板块经历消费升级,从100%的首付需求,转为首购、换购、增购三种需求,2020年的首购需求在50%-55%,换购需求在35%,增购需求10%左右。(2)时间不同,本次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2000-2019年春节所在月占全年销量约6.4%,是最低的一个月,被影响的基数是最小的。
延迟复工对产能的影响:湖北省作为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当地整车厂生产受到的影响也相应较大,如:东风本田(72万台)、神龙、东风乘用车(20万台)产能以及东风日产(25万台)和上汽通用(60万台)部分产能。
对收入和利润影响测算:不考虑需求端变化,复工延期(1-2周)对主机厂全年收入的影响预计为2-4%左右,再考虑一季度产销淡季,实际的影响更小。对全年净利润的影响在6%和12%左右。
对出口影响:整车出口影响较小。我国整车出口量在100万辆左右,占整体产量比例不到5%出口地区集中在孟加拉国、墨西哥、印度、智利等地区,影响 较小。
投资标的:延续年度策略的观点,整车建议关注长安A、广汽H、长城A/H、吉利及上汽,零部件建议关注后续敏实集团、华域汽车和精锻科技的超跌机会,同时持续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均胜电子、星宇股份、福耀玻璃和拓普集团以及新能源上下游公司比亚迪、宇通、三花及银轮。
2、零部件
国内方面,预计零部件企业1Q出货量有短暂影响。湖北省作为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当地整车厂生产受到的影响也相应较大。因此,预计相关车企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将受到更大的影响。而主要产地在重点疫情之外省市,且对湖北地区整车客户供货占比较低的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
零部件出口业务得益于安全库存,影响可控。考虑到部分国内汽零企业推 迟至2月10日复工,出口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产品需求高于供给。考虑到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般备有安全库存,1周甚至半个月的复工推迟不会影响整车厂的生产,而若复工后安全库存告急,也可通过空运方式缩短在途时间,实现及时供应。由于车市疲弱,目前,大部分零部件企业产能有所富余,若后续下游需求良好,可通过加班等方式增加产出。
提问环节
1、Q:本次疫情对除快递之外的不同业态综合物流行业的影响,如城配、物流地产、仓储、供应链管理。
A:对城配是利好的;至于仓储和供应链,疫情的持续对toC端一定是利好的,toB端涉及到全行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如果疫情继续,很多工厂不能复工,上下游供应链肯定不好。
2、Q:北京考虑增加公交发车频率以减小人员密度,这对公交行业有什么影响?对旅游客车采购的影响?
A:(1)目前公交保有量60多万辆,总体趋于稳定。最大的变革在于动力总成的变化,什么时候推出电动化公交。实际上部委对电动车的发展趋势很清楚,短期toC有压力,3年之内需要靠政府的手拉动出租车/网约车、公务车和电动公交。政策预期,公交车的保有量有可能平近平出,存在技术变革趋势。(2)采购公交和旅游大巴的旺季是年底,疫情肯定对客运有影响,但是对采购影响不会那么大,目前客车采购端的下滑趋势基本止住。
3、Q:疫情对招商轮船的股价走势影响。中远海能和招商轮船更好看哪个及原因。
A:招商轮船去年一年有较好涨幅,最近回调,可能因为获利了结和运价季节性回调。招商轮船的进攻性更强,中远海能的防御性更强,A股是0.8倍,港股是0.4倍,结合公司的估值,看好中远海能,尤其是港股;如果招商轮船从低位进入,再到旺季退出,也是有不错的收益。
4、Q: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看法,是不是首选。
A:比亚迪是国内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厂,外强环伺的状况对市场占有率会有影响。2018年90%以上的插电混动车都是国产,2019年开始外资车场进入,在6-10月至今,比例下滑到50%。未来很可能是50-50比较均衡的情况。国内车的建议购买toC属性最强的车企,如比亚迪。
第七部分:电力新能源行业
一、新能源
1、整体供给和需求:一季度开工延迟,部分需求平滑到二季度。光伏整体有7-15天影响。上游最轻,中游其次,下游最重。下游企业生产具有一定弹性,只要订单不取消,会有产能利用率的反弹。一季度的产量损失在8-9%左右。
2、推荐硅料和玻璃两个子板块,疫情基本无影响:玻璃是整个环节供应比较紧张的,疫情对于产能扩张有影响,我们判断推迟半个月。玻璃价格保持稳定,不太可能下降。硅料价格目前只有一半企业可以赚钱,基本不会再降了。原本预测反弹点在2月,目前可能延后到3月,行业没有新增产能,明确周期底部。建议关注通威股份、信义光能、大全新能源和福莱特玻璃。
3、硅片环节:春节基本没放假,但不是满产的状态。可能利好,原因是产能扩产放缓和需求平滑,原本预测到一季度末出现价格下跌,但是目前来看不太可能出现。利好行业龙头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
4、组件和电池是受影响较大的环节:各家产能差异比较大。全行业开工率在30%,二月份会有三分之一产量的下降,对一季度大概下降8-9%。美股/港股下跌有些反应过度,没有什么光伏产能是在湖北的。全球80%光伏产能在中国,没有替代,整体来看影响较小。
二、新能源车产业链
绝大部分2.10号左右复工。湖北省新能源车中游产业链产能小,不会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分享:
1、国内市场销量前低后高趋势更加明显:全年目标150-170万辆目标不变,销售节奏预计为15万辆,30万辆,45-55万辆和60-70万辆。一季度是全年低点;二季度逐步复苏,产销同比持平或者微增;三四季度是新能源汽车高景气期:补贴/疫情解除/上新/特斯拉三季度交付高峰期。中游产业链来看,二季度全面加库存,主要是下游三季度需求影响。
2、特斯拉销量预期影响较小,开工延后为主要影响:消费者提车在二季度之后,疫情爆发前国产特斯拉的需求已经比较强烈,受到疫情影响有限。LG化学和宁德时代进入特斯拉体系早于预期,两者的全球核心供应商璞泰来、恩捷股份。
3、欧洲市场增长强劲,国内出口占比比较高的中游企业会率先进入回暖期:2019年销量55.7万辆,12月7.7万辆,同比增速91%。欧洲碳排压力大,补贴力度大。国内出口企业会回暖较快。预计2020年欧洲销量80-90万辆,增速40%-60%。海外影响较小,中游以出口零部件为主的企业影响更小。推荐宏发股份。
三、环保
1、短期最大难处是医废的处理:湖北省防护服需求10万件,3万件/天产能,短期医疗垃圾激增。医废按照医院床位数量和政府指导单价计费,对盈利不会有影响。
2、预测医废和危废的运输和处置环节投资力度加大:03年后国家环保总局下发文件,投资了150亿新建危废处置设施,新增了300万的产能。未来运输和贮存是更大短板,预计将出现系统性规划(江苏已经出台)。建议关注:运输-盈峰环境;建设运营-高能环境。
3、环程建设和运营类企业:影响有限,1月是淡季,收入占全年比重在5-10%,疫情在元宵节前后达到高峰,如果不再恶化和扩张,返工正常,影响也就1-2周,比较可控。盈利来看,对1-2季度和全年影响都非常有限。持续关注水处理版块盈利拐点,代表企业国祯环保。
4、垃圾焚烧版块:新项目落地会延迟,工程类企业比消费类恢复要快,只要疫情扩散得到控制,工程建设速度不会影响太大。目前龙头企业储备项目充足。建议关注瀚蓝环境、光大国际、海螺创业。
四、电力和港股公用事业
疫情没有影响电厂港股上市公司,包括湖北省内的机组。
1、公用事业在2003年非典疫情的表现:港股整体反应早于A股,港股公用事业在非典三个阶段都跑赢了指数,有较强防御优势;A股的公用事业随大盘回调,板块平均涨幅14%,好于上证指数1.5%的增幅。
2、疫情对电力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内机组的利用小时:03年发电量增速在3月开始环比走弱。一季度二三产的用电需求受到影响。节后开工推迟2周,二季度在稳增长/赶工影响下会反弹。煤炭采购运输储备没有出现紧张情况,煤炭供给影响小于需求端,电价短期内不会有较大影响。开盘下行空间有限,有超跌现象,是买入机会。建议关注长江电力。
提问环节
1、如何看待协鑫股价低迷?
没有从多晶硅转单晶硅。定义多晶和单晶是看工艺,协鑫的产品比较尴尬,比多晶贵但是产品属性不如单晶。2013年战略规划做下游。451拿不到补贴,每个项目的现金流都是负的,在协鑫没有现金流恢复的情况下股价有很大不确定性。具有较大的人员流失。
2、最看好哪家光伏产业内的公司?光伏玻璃,产能最紧缺,有一定技术门槛,龙头集中,技术没有迭代。可以关注信义光能、福莱特。硅料反弹机会,今年产能没有增加。可以关注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
3、如何看待神华&国电电力?
主要受到电量影响,煤炭对于盈利没有太大波动,都是自产自用。
4、煤企和电力,如神华估值有多大空间?
股价下跌是对于电价下调的反映,总理要求电价下降5%。最终电量也要看利用效率。
5、装机期限是否往后拖?补贴政策?
没有后续政策准备,抗击疫情放在第一位,不要赶工。广核的人说可能还是要抢的,二季度的订单会提前,锁定产能。
补贴政策尚未出台,21年后面不补了。垃圾发电还是要补,方法没定(方案很多),需要观望。光伏到20年补贴项目要做完,不会拖到21年,发改委很乐观,平价政策会再支持两年。风电大量项目今年会并网。
6、怎么看金风科技?
春节放假,2.3号开始正常上班,一季度本身就是淡季。从公司来看,我们判断风电行业不如光伏行业,海外投资者未必感兴趣,A股跟着业绩,是否超预期。跟着订单价格走,19年抢的是20年的单,20年抢21年的单,价格不会太好,交易窗口比较短。
主题数 10819 |
帖子数 0 |
精华数 0 |
注册排名 4 |
作者最近主题:
- 滴滴张博卸任CTO 未来将专注自动驾驶业务
- 做服务商帮人省钱只能卷价格 帮人挣钱能有溢价
- 张朝阳主持互联网企业家论坛圆桌对话 共话互联网行业发展新机遇
- “小店+线上”带动餐饮品牌迅速扩张 业内人士:小店聚焦产品,便捷性大于大店
- 抖音高口碑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第三季)》11月22日上线
- 腾讯云发布星星海SA6云服务器实例,整机性能提升50%
- 支付宝参与的“基于云原生的大规模云边协同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品牌出海的突围之道在于价值竞争
- 爱奇艺2024年Q3总收入72亿元 发力微短剧 构建“长+短”内容新生态
- 蓝卓工业操作系统supOS6.0重磅发布 四大特性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