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瑞幸为什么需要造假:用资本的锁链,把自己套牢了 行业新闻

威尔德编辑 2020-4-3 95253

  出品|虎嗅大商业组

  作者|房煜  虎嗅主笔

  商业历史上,不断有人挑战商业常识而以颠覆者自居,最后碰得头破血流,这一次,终于轮到瑞幸

  昨夜瑞幸造假事件曝光,股价大跌80%,今天连带神州租车大跌。公允的说,这是一个令人叹惋的结果。瑞幸造假,投资者愤怒是有理由的,不少人还在朋友圈喊,安永(审计师)出来走两步。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这是造假案中少见的,消费者没有损失甚至还获利的案例。也有很多人在晒自己的咖啡券,估计今天的瑞幸咖啡门店要排队了。

  很多媒体都在挖掘瑞幸造假的内幕,问题是,瑞幸为什么要造假?这是否如瑞幸官方所言,是高管个别人诚信问题?在虎嗅笔者看来,这并非个别人背锅可以解释的,瑞幸的模式,决定了它今天的结果。这篇文章也并非痛打落水狗。早在半年前,笔者就撰文持续看空瑞幸,请参考(瑞幸咖啡更苦了)。

  梳理清楚瑞幸的模式本质,才是认真对待瑞幸辛辛苦苦去美国为大家薅羊毛,以警示后人。一句话结论:瑞幸的扩张速度超过了他承诺的用户增长速度,造假是不得已为之。

  卖咖啡与卖包子

  瑞幸的模式一出生,就惊呆了很多人。瑞幸高管也曾经高傲的说过,看不懂瑞幸的人,是因为思维的守旧。不得不说的是,这是个非常“机巧”的模型,这个模型机巧之处在于,瑞幸的团队找到了一个能够用资本驱动快速扩张的产品类型,就是咖啡。

  咖啡这个产品至少有两个优点,第一是相对标准化。咖啡产业整个供应链和制作工艺已经趋于成熟,不需要太复杂的人工操作就可以上手,这个优点,应该是只有麦当劳肯德基的汉堡可以媲美。还有一点,是汉堡们也不太具备的,就是咖啡天然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容易形成社交传播和话题分享。而麦当劳肯德基的拥趸们,或许会晒周边,但是一般不会晒汉堡本身。

  当然,开店、买设备、人工投入,这些都需要钱,好在瑞幸团队创业之初就有金主爸爸财大气粗,钱也不是问题。但是,由于快速扩张以及迅速上市的渴望,这个模式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两点,第一,瑞幸是在把咖啡当饮料卖,走的是快消品的营销路线。第二,瑞幸是把咖啡馆当作了快餐店来运营。

  到这一步,瑞幸的模式好像还没有太大的问题,这里我们不妨开一个脑洞,在中国餐饮丰富的品类里,有什么东西和咖啡比较像?笔者认为是包子。

  有统计数据表明,包子是中国人早餐选择最多的品种,南北通吃,老少皆宜。你可以说它和咖啡一样,受众广泛,有群众基础,也可以算是一定场景下的刚需产品。两者的消费频次,也是类似的。但是,我们很少见到包子铺能做到全国连锁的,北京也就是庆丰做的不错,为什么(狗不理更像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了)?

  细细分析,包子虽然很多人喜欢吃,也不能顿顿吃,比如晚饭如果吃包子,还是有点奇怪。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是吃不多。第二,卖包子从来不是能被某一个业态垄断的事情,超市可以卖,便利店可以卖,路边摊可以卖。包子铺再来卖包子,那么你就必须有特点,有品牌。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星巴克做咖啡能成为世界第一,为什么星巴克有些时候好像有点“端着”,总是拿咖啡品牌和文化来说事,没办法啊,难道咖啡不是一个多个场景都可以售卖的产品吗?人们去咖啡馆坐下来喝咖啡的理由需要有多强!

  更重要的是,星巴克Costa们培育了多年的咖啡文化,到目前仍旧还算不上普及。昨天有位做投资的朋友说,她觉得瑞幸很可惜,因为她是咖啡的重度消费者,一年大约消费在100杯以上, 这其中最多的当然是瑞幸和星巴克这样的品牌。但是,这样的用户,其实并非瑞幸的核心目标用户。

  前面说了,瑞幸是快餐店+饮料的模式,也就是说,瑞幸必须让喝咖啡这件事,能够打破圈层和年龄的界限,让大家喝咖啡像喝可乐一样稀松平常,才有可能成立。而不是指望这些重度用户。从一开始的模式设计,瑞幸也确实是这样想的。

  可惜,中国用户的增长速度,还是赶不上瑞幸开店的速度。瑞幸只能靠补贴来获得增量市场。就像开包子铺的,大家都是稳扎稳打,一个店一个脚印,没有谁一夜暴富。

  于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来了,瑞幸为什么要疯狂的开店?

  碰瓷是把双刃剑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已经仔细分析过,开店这件事属于零售业的范畴,易学难精,KNOW-HOW很多。一位餐饮业从业20年的老炮也指出过,疯狂开店是瑞幸给自己埋下最大的坑。

  那么瑞幸为什么不得不开店呢?按照前述分析,瑞幸的模式即使在无店铺依托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实现一定的市场覆盖。

  我们要回到瑞幸最初的营销定位,那次著名的碰瓷事件说起。2018年5月,瑞幸发表公开信,指责星巴克涉嫌垄断。从营销角度看,这是非常高明的一次偷袭,弄得星巴克很难受,回应也不是,不回应也不是。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包括瑞幸自己,星巴克和瑞幸的市场不是同一市场,瑞幸做的是平价咖啡。

  这次定位上的碰瓷,也为瑞幸在美国资本市场说圆故事埋下了伏笔。简单说,瑞幸模式就是一个和星巴克类似的模式,只是它面对的是一个更庞大而且有潜力的市场;两者最大的不同是,瑞幸提出的所谓第四空间,也就是靠外卖咖啡来增加销售,这更符合年轻人的习惯。

  但是连瑞幸自己也没有注意,这个碰瓷和定位,把自己也绑架了,那就是,瑞幸不能没有咖啡店。哪怕这个店很小,不像星巴克那样是个所谓文化的载体,还是要有。

  这个道理现在看非常简单,假设瑞幸对美国投资人说,你们都知道可口可乐和麦当劳吧,我们准备用可口可乐+麦当劳的方式卖咖啡,美国投资人会怎么说?他们也许会说,出去吧,不要来玷污我们的咖啡文化!

  咖啡店是咖啡文化的土壤和象征,这个象征如果瑞幸丢弃了,整个故事就讲不圆了。

  于是,瑞幸只好不停的开店,但是开店的本意,应该是满足潜在已知消费者的需求。消费力就像种子,是需要时间生长的,可是瑞幸跑的太快了,没时间等。

  还请注意一点,瑞幸大力推行咖啡外卖,实际上也陷入了中国新零售遇到的一个悖论:过早的把线下流量导入线上流量池,那你的门店意义何在,不是坐等着亏钱吗?

  其实,瑞幸后期不断尝试新的业务线,小鹿茶和轻食,应该是已经感觉到了笔者前面说的包子困境。有人喝咖啡,但是总量不多。说到底是,单一产品带来的单一场景问题。因此瑞幸希望扩大产品线,来带动销售。

  但是这又涉及一个心智认知,毕竟咖啡馆是线下场景。在零售业,主打引流产品可以带动低频但是高毛利的商品销售,没有听说还能反向操作的。为了吃块蛋糕,请你顺便买杯咖啡吧!

  至此,瑞幸终于用资本的锁链,把自己套牢了。所以,瑞幸的造假行为,是这一“颠覆”型的商业模型一步一步推演至今的结果。所有参与者,难辞其咎。

注:本文转载自新浪科技,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版权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威尔德编辑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4、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威尔德编辑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的同意。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
只看楼主
全部楼主
    •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2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返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发邮件(673011635@qq.com)告知我们,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