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减亏的青云,亟待「高毛利」智算业务发力 行业新闻

新闻机器人 3小时前 5804

“青云内部,司龄五年以上的老员工比比皆是”,青云科技的一位销售说道。还有员工笑说,自己准备在青云“养老”。

公司内部的某种稳定,与其近年在财报上的跌宕表现相比,略有反差。根据青云科技最近发布的2024年年报,公司在去年营业收入大约2.7亿,相较2023年,减少了18.95%。青云依然面临着营收的压力。

而相比2023年,青云去年的减亏比例达43.72%,毛利率31.66%,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青云在AI领域布局主要包含AI算力云、AI智算平台和AI智算一体机,其中,AI算力云去年的服务营收达4937.03万元。

此外,青云财务费用变动较去年增长126.41%,公司解释是本期金融机构授信增多所致。

青云在今年年报上的表现,没有太大惊喜。年报背后,是在大模型时代,依然被卡住的中小云厂面临的共同困境。在市场分析师眼中,青云这样的中小云厂业务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其下一波股票的机会,或许只能等待DeepSeek R2发布带来的市场情绪。


打造智算第二增长曲线

“今年销售在向客户介绍青云的业务时,需要从AI智算讲起”,青云的销售人员说道。这是公司开拓智算云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决心。

根据招股书,青云科技在2017年至2020年,营收由2.39亿元增加至4.29亿元,然而亏损却在加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由-5360.62万元扩大至-1.9亿元。2021年上市以来,青云科技营收分别为4.24亿元、3.05亿元、3.36亿元,亏损2.83亿元、2.44亿元、1.7亿元,整体营收下降,亏损收窄。

对于今年营收的继续收窄,公司表示,是由于青云在云产品业务上持续聚焦核心优势产品,扩大高毛利业务规模,导致本期低毛利业务规模缩小。

2021年前后,青云便开始调整业务线,砍掉毛利率极低的产品,包括曾涉猎的物联网、企业通讯工具等业务。到去年,青云基本明确四条业务线为:云计算、智算、云原生和信创。

近两年,其研发投入总额占收入比例也在持续下降,由2022年占比41.21%,降至2023年度25.02%,2024年则基本维持在24.33%的水平。去年整体研发费用较前年下降21.19%,据公司内部人员解释,是公司在减少业务线的过程中对相应产研团队的裁撤。

在智算的研发到落地上,青云确实有将其打造成“高毛利”业务的优势:

一方面,青云的智算注重模块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有内部人士表示,青云多条业务的底层“一脉相承”,其智算的许多组件是基于其之前云平台和容器的基础而做,前期研发投入不高。并且,青云倡导智算产品上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把功能做足、供客户筛选模块,尽可能减少定制化带来的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青云早期深耕私有云,主要客户是传统企业和大型企业,尤其主打金融领域银行等头部客户,许多客户的年营业额都不低于六十亿。头部客户对智算的信任程度更高,早期客情积累已是青云智算业务拓展的良好土壤。

同时,青云也没有自建智算中心,而以轻资产的形式,通过与算力伙伴合作分成的方式降低成本和风险。

而总体上说,青云在智算的起步也并不晚。公司在2019年就已有协助济南超算中心落地实践的经验,调度管理超算、智算等多元算力资源,至2023年的算力规模已超过3000P。早期的积累,让青云在2023年9月发布智算平台产品时,能抢占先机。

甚至,在今年年初,青云因DeepSeek概念股迎来一波上涨时,二级市场看好青云的一个原因,也在于其“拥有云计算、云服务技术背景+大集群运维经验”的专业团队,与济南超算中心合作“代建+调度”的轻资产模式,是A股稀缺的轻资产、软件+服务模式。目前,青云智算平台的服务对象已涉及大模型公司、具身智能生产企业、政府算力中心等。

在DeepSeek一体机火热之后,青云科技也推出了相关业务。不过,内部对此达成的基本共识是:一体机不是真正能解决客户问题的产品,只是其智算业务的一个切口,是过渡阶段。

2023年,青云的AI算力云业务收入达4800多万,但这一数据在去年只见微小上升。对此,青云内部人士向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解释道,2023年智算市场仍处于模型训练阶段,消耗的算力以高端算力为主,一般订单比较大;而24年开始,推理算力逐渐增多,订单金额减少,但是数量有所增加。他们预计,2025年推理算力需求将继续增长。

青云努力的方向明确,但前方依然挑战重重。


拓客不易,中小云厂未来几何?

竞争的加剧,让青云这样的中小厂商在智算业务拓展上有些寸步难行。

创始团队都来自IBM的青云,对服务传统大型企业有天然的熟悉感。然而,与云计算时代相似的是,在智算头部客户拓展上,各家价格厮杀激烈。例如,有大厂的打法是先给头部客户免费赠送算力,使用满意了再签合同——大厂圈客户决心昭然,青云这样的中小厂商,本身就没有资源置换的优势。

并且,走软件路线的青云,销售智算平台时,有时也有些吃亏:例如,有的头部客户自建智算中心时,会物色合适的软件服务商。然而,能提供硬件配置的大厂,在与用户合作落地智算中心时,已能对其软件需求有深度掌握,快人一步地搭载软件与客户沟通。纯软件公司,起步上已稍有落后。

但这种模式滋生出来的另一条小路是:已有头部客户抱怨大厂软硬一体打包售卖的“全家桶”模式,每次业务需求扩张时都需要搭配硬件买入。不愿被此“绑架”的头部客户们,开始生出少量私有云迁移的需求。而私有云,仍是现在青云业务的财务营收中现金流的重点贡献部分,包括其企业云、存储、超融合、容器等产品,也包括智算平台。

事实上,在2019年前后,价格战席卷公有云市场时,青云便已停止在该领域的主动拓新。有内部人士表示,“对青云来说,公有云从来都是引流的,不是高毛利生意”。直至近来,公有云的毛利才刚刚转正,主打存量市场的公有云,在去年也为青云提供将近一个亿的营收。

不过,青云早期在公有云上的积累,为其后期打私有云市场,奠定了一项基础优势:运营能力。

例如,青云现在服务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团队客户,内部涉及软硬件、各个算法团队等不同的研发组别,运营时的权限划分复杂,青云便能协助用户做细致的权限划分。服务银行头部客户时,客户的IT资源都放在总行,各分行和支行计量使用总行的资源并结算;同样的模式也复制到了高校的信息中心上——让这类成本中心变为盈利中心,背后是青云在早期的公有云实践中积累下来的运营经验。

同时,DeepSeek开源大模型的出现,也为其拓宽了智算业务竞标之路——对于既需要智算平台、又需要模型的项目,此前模型公司也会单独投标,青云难寻盟友。DeepSeek的出现,让青云也能拥有自己的模型资源,站上这类竞标的起跑线。

但毫无疑问,在大厂夹击下,未来留给中小云厂的依然是“辛苦活”。智算业务到底能不能救中小云厂?中小云厂智算的未来何去何从?雷峰网后续将推出相关文章,欢迎添加微信Ericazhao23交流讨论。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注:本文转载自雷锋网,如需转载请至雷锋网官网申请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版权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新闻机器人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4、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新闻机器人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的同意。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
只看楼主
全部楼主
    •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2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返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发邮件(673011635@qq.com)告知我们,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